找到相关内容203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略谈修四禅八定

    呼吸上下出入,从鼻头吸入到小腹,从小腹呼出到鼻头出去,心随呼吸上下就可以啦。如果心仍不动,那就离开呼吸,止于一境,不做任何的攀缘。修止一段时间以后,如果妄想还不起,便可以用观——观察微细的境界。我们就寻觅微细的境界安住。如果妄想仍不起,继续深观,会出现更微细的境界,又转进去。不停的转进更微细的境界。这是数、随、止、观。  如果在这一些过程里面,发觉到妄想出现了,没有办法安住,就要“还”——再退回刚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20065718.html
  • 《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》(续三)

    。悟解了法相就是寂灭相的人,他的身体称为法身。法相不可说有说无,得法相之身也不可说有说无。先说法身没有四大五根,指的是没有三界凡夫那种粗重物质构成的四大五根。法相寂灭清净,法身的四大五根也是微细的,由於微细,可以说没有。比如,欲界天之身,如不让人见,就不能见到。色界诸天,如下让欲界天之人见,也不能见到。又如,欲界之人,得色界禅定,有大神通,其余的人是见不到的,因为微细的缘故。又如,禅定会产生无数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2193156.html
  • 如何选择目标

    因为: (一)腹部的“上升”和“下降”乃色法之一,其性质较粗。因此,容易观照。心(名)法较不易捉摸,并且比较微细。 (二)它没有痛楚。修禅者可以在没有烦恼和倦意下以长时间的观照它。 ...疲乏的痛楚和不满可能导致嗔恨心的生起。 c.不受控制及不可思议的现象使到修禅者感到恐惧。(六)当正念和正定增强成熟时,即使是微细的心识(心法)也会明显,同时,色法中的微细现象也会被洞察到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1053268.html
  • 论胜义谛

    不一,非异非不异,不一不异的微妙难思的关系。   胜解行地的菩萨,只是已具足了资粮,为求见道而加功用行,还未见道,于胜义谛微细甚深,超过诸行一异性相不能如实了知,不能知道胜义谛与有为法的关系如何,不...胜义谛,而是有为的世俗谛,那才怪得很呢!还能从哪里再找出胜义谛来呢?事实上胜义谛就是胜义谛,是不可言言,不可意意的,是普遍于一切,平等一味的。   胜义谛相,虽然是微细微细的,甚深最甚深的,难通达最难...

    智德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1768148.html
  • 蕅益大师 《答比丘戒五问(原问附)》

    ,所应景仰仿效。二者丁兹末世,势不获己。遵佛遗命,舍微细戒,住静则刀耕火种。领众则垦土开田。然非时食等诸戒,仍自遵行。故晚用药石,不同粥饭。德山托钵,亦因视影,而此等知识便不肯为人授戒。所以唐宋以来有禅讲律寺,初出家多学律,律有得则以律名家,无得则习讲参禅。但舍微细戒,不舍重戒,及性戒也。复有径投禅教者,此即乘急戒缓。然亦护根本五戒,断无毁重之理,而决不敢自称比丘,轻视律学。但愧未能以为惭德,至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373479685.html
  • 不生不灭就是涅槃

    变化无碍,是应众生之机缘而显现的,就象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里所说:“应以居士身得度者,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;应以宰官身得度者,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”。如何证得化身呢?功夫要做到微细流注断灭,什么叫微细流注呢...萨埵定,也就是大定,才能把这个微细流注斩断,那我们就能现百千万亿化身,度百千万亿众生了。要圆成佛果,就是要成就这三身。 ...

    元音老人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3160690535.html
  • 《人世间》杂志第八期—主题·戒杀护生

    ——护生指南 动物保护行为指南 几种微细杀生听闻正法 安住于法 慈心相对 幸运者的心宝如理思维 声闻之美 去除根本我见——随喜与忍辱菩提路上 如何使护法成为你的修行学佛心得 清净的福田 一个人,两件事...

    人世间杂志

    |人世间|西园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5/09/1132591404.html
  • 无声的说法:走向“学佛”之路

      学佛必定要学得心在宁静中,意在微细分析中;则天下一草一木一花一叶,无不是如来的形象。   学佛三心:直心、深心、大悲心。   学佛之前,生命像一张白纸,横写竖画,随心所欲尽可由他。学佛之后,...

    证严法师

    |证严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2/2245133052.html
  • 莲池大师:魔着

    心中总是希望着立即成佛,也叫做着魔。还不止此,即使都没有以上所说的各种魔障,而自庆说:“我今独免于魔。”有这种自鸣得意的情绪也同样是魔。多么微细啊!可知魔事是很不容易觉察的。 ...

    莲池大师

    出家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4/1551483666.html
  • 教他杀、随喜杀都是杀业加行

    去杀生,但这只是暂时不会,凡夫并没有断除杀生习气,业是非常微细的,它会渐渐增长蔓延,因此为了防微杜渐,对一切暴力行为都不能随喜、赞叹,更不能参与,对宣扬暴力的文章、影视不能欣赏,在自相续不成熟时,这些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讲

    |因果|戒杀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3/0811598554.html